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郭京寧時間:2022-11-29
飛行,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夢想,而中國航天的豐碩成果,將這一延續數千年的夢想變為現實。中國古人的世界觀中,人可以借助仙鶴、天馬、龍等仙物實現飛行。于是,鶴、馬、龍等便被賦予了展翅高飛、上通天庭的神奇功能。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柄Q在中國道教傳統中占據重要地位,因而也就成為古代藝術中最常出現的飛禽之一。北京出土的遼代仙人騎鶴銅鏡,畫面右側為仙人騎鶴飄然而至,剛剛降落。
在金庸的小說《神雕俠侶》中,楊過躲避李莫愁的追殺,與蒙古軍官耶律鑄交過手。歷史上,耶律鑄確有其人,是元代大丞相耶律楚材的兒子,海淀區便發現了耶律鑄墓,墓中出土的銅鏡、石馬頗值得一說。神仙故事銅鏡描繪了天宮仙境,上方為天宮樓閣,重檐翹起,宮門虛掩,宮門兩側古柏參天。殿宇下方兩仙人乘鸞跨鳳,似從天邊徐徐而來。左方有三仙女坐而論道,侍從手持宮扇分立兩旁,前方放置寶瓶香爐等物。右方小橋上有侍者托物而行,近橋處有侍者接應。下方有假山草木、侍者、仙鶴及流暢的水波紋。同樣是耶律鑄墓中出土的石馬,馬身修長,極具蒙古馬種粗壯、剽悍的特點,而這匹粗壯的石馬置身于卷云紋中,腳踏浮云,彰顯神駿飛行之姿。
相比于仙鶴、飛馬,龍堪稱最為尊貴的中國神話動物,為皇室御用圖案。不同于單獨繪制龍的傳統圖案,石景山區出土的清代累絲勾云形金飾則描繪了“御龍飛行”的奇觀,頂部一小巧仙人飄然而至,其乘騎飛龍占據中部,四周祥云繚繞,很好地起到了襯托作用,表現了仙人騰云駕霧的場面,外部以勾云形狀為邊框。這件飾品融藝術性和工藝性于一體,是難得的文物精品。(《北京晚報》)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