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g8pdq"><ol id="g8pdq"></ol></sup>
<span id="g8pdq"><menu id="g8pdq"><label id="g8pdq"></label></menu></span>
<sup id="g8pdq"></sup>
    1. <sup id="g8pdq"></sup>
  • <nobr id="g8pdq"><menu id="g8pdq"></menu></nobr>

  • <strong id="g8pdq"></strong>
    <nobr id="g8pdq"><menu id="g8pdq"></menu></nobr>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夏都陶躋身全國名陶展并獲獎

      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11-29

      本報訊(記者 牛嘉榮)11月18日至19日,第五屆中國四大名陶(4+N)宜興展在江蘇宜興舉行,我市陶藝作品夏都陶《夏陶盞》斬獲銅獎,這是夏都陶首次躋身全國性陶藝大展并獲獎。該展覽作為第十一屆中國·宜興國際陶瓷文化藝術節的重要活動,由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主辦。

      此次展覽共匯聚江蘇宜興、云南建水、廣西欽州、重慶榮昌“四大名陶”主產區的陶藝作品,以及夏縣古夏都陶瓷文化研究院和其他地區的精美陶藝作品共286件(套),呈現“泥與火”的傳統藝術,代表了中國陶藝領域的最高水平。其中,夏都陶共有20余件(套)作品參展,包括《西陰桑蠶壺》西陰杯和《夏陶盞》夏都杯兩個系列,均為古夏都陶瓷文化研究院原創作品,已申請國家專利。

      在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陶瓷行業協會的組織下,各專家評委對參展作品進行評選,夏都陶《夏陶盞》斬獲銅獎。夏都陶將文脈融進泥土,燒制成精美陶器,以精湛技藝展示文化傳承。更通過傳統與現代相交織的藝術魅力,現出我市獨特的文化內涵,推動夏都陶“走出去”,亮出運城文旅新名片,為運城文化強市建設貢獻力量。

      《夏陶盞》采用夏縣廟前鎮西村的陶土泥料,又經沉腐、真空填泥等工序,由三次高溫燒制而成。陶器表面光滑細膩、溫潤如玉,具有“入窯一色,出窯千彩”的特點,整體質感極具夏陶遺風。該作品在復原北方黑釉窯系傳統陶瓷面貌的基礎上,又富含新時代審美元素,是在對古夏陶考古與挖掘、專耕與細研的基礎上,繼承和吸收了夏王朝古陶瓷的藝術精華,創造和創新了現代陶瓷藝術的風格品行,豐富和發展了中國陶瓷工業的品類風貌,兼具文化價值與收藏價值。景德鎮陶瓷大學原黨委書記、江西省委政研室主任梅仕燦為此賦詩一首:“禹都安邑本源頭,自此文明衍僻陬。寶地原生多彩土,先民巧作古陶瓿。西東遺址幸猶在,桃李同心誠可謳。聞道功成珍品出,熊熊窯火繼悠悠?!?/p>

      一塊碎瓷片可以還原一個歷史場景,夏都陶的問世,是對已失傳古陶材料、配方和工藝的還原,也是對社會、歷史、文化的拼圖。夏都陶發源于華夏搖籃——夏縣。因夏王朝在此建都,并廣泛推廣使用而得名。為復興傳統工藝,它以古夏都為窯址,以多彩華夏土為原料,以古夏陶文化元素為基因,以現代陶瓷藝術為理念,通過傳統藝術和現代藝術的整合與升華、古今技法的結合與創新,陶瓷專家利用夏縣當地的陶泥,由當代陶藝大師挖掘、研發,經過古煉泥、利坯、曬坯等傳統工藝以及多次柴、氣、電試燒,誕生了傳統與時尚元素、遠古與現代紋飾相融合的系列陶瓷產品。此陶器具有硬度高、透氣性強、吸水力好、盛食不易腐特點。

      “我們選取當地的瓷土原料進行配料加工,使之符合塑造和燒制成型的工藝要求,并從傳統的陶瓷藝術中汲取靈感,借用傳統陶瓷的語言符號和技法展開全新的創作。在繼承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對造型設計、原料配方、施釉方式、燒制等都進行了數次試驗、深入優化,比起古人以經驗為主的燒制技藝,夏都陶依托現代化的科技手段控制溫度曲線,最終燒制成功。獲獎作品《夏陶盞》燒制溫度達1330℃?!毕亩几G、夏都陶、古夏陶品牌創始人,古夏都陶瓷文化研究院常務院長郭文佳說。

      夏陶窯火,薪火相傳。素有“北方窯璀璨明珠”美譽的夏都陶,是人們領略山西文化的重要窗口。早在2019年,夏縣以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與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為重點,在中國最早陶瓷文化發源地——夏縣廟前鎮打造了山西古夏都陶瓷文化研究院,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成功注冊了“夏都窯”“夏都陶”和“古夏都”商標。古夏都陶瓷文化研究院依托悠久歷史文化、豐富優質陶瓷礦土、原始釉料和古舊窯遺址,重燃古夏陶遠逝窯火的激情,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注重旅游產業與城市建設的有機結合,走出一條文化與產業相得益彰、助推鄉村振興的特色之路。今年7月28日,夏都陶創新產品、鄉村振興第一窯產品《夏陶盞》成功出窯問世,盤活夏都陶制作技藝,培養制作傳承人,不斷創新生產出一批日用陶瓷、茶道陶瓷等陶藝產品,形成良好的文化傳承氛圍。目前,當地已建成一個集文創產品研發、古法燒制和研究、寫生制陶體驗于一體的夏都陶國際文創園,更好促進當地鄉村振興和文旅融合產學研究發展,讓古夏陶窯火在新時代煥發生命力,帶領山區走上一條文化振興的致富路。

      夏縣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這片土地上留存了許多文明印記,其中遠古陶器就是重要的物證。西陰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陶器和東下馮遺址出土的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陶器構成了中國古陶文化的經典。中國最早的原始青瓷就發現于東下馮遺址,距今已有4200年歷史。夏縣西陰遺址出土的陶器,既是新石器時代陶器的寶貴文物,也是當時人們生產和生活的獨特記憶符號,這些粗糙的文明印記,展示了歷史淵源,呈現出文明的強勁生命和遠古氣息。

      西陰茶葉罐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