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g8pdq"><ol id="g8pdq"></ol></sup>
<span id="g8pdq"><menu id="g8pdq"><label id="g8pdq"></label></menu></span>
<sup id="g8pdq"></sup>
    1. <sup id="g8pdq"></sup>
  • <nobr id="g8pdq"><menu id="g8pdq"></menu></nobr>

  • <strong id="g8pdq"></strong>
    <nobr id="g8pdq"><menu id="g8pdq"></menu></nobr>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在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上體現新作為
      ——論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⑥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11-17

      運城日報評論員

      能源是工業的“糧食”,是國民經濟的命脈。能源低碳發展關乎人類未來。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要按照市委五屆四次全會作出的安排部署,聚焦碳達峰碳中和,搶抓全省創建全國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先行區的機遇,積極推進能源互聯網試點建設,大力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早日建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理念為綱,實踐為證。近年來,我市堅持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動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讓更多煤炭“由黑變白”、煤化工產品“由粗變精”。同時,以“雙碳”目標倒逼結構調整,以綠色低碳推進存量升級,以高端示范引領增量轉型,煤電油氣風光并舉,形成多種能源協同互補、綜合利用、集約高效的供能方式。當前,在全球能源供應偏緊背景下,我市將繼續響應省委號召,持續發揮能源供應“穩定器”作用,把能源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優化能源供給結構,實現能源供給質量和能力雙提升。能源安全關乎社會穩定發展,能源低碳發展關乎人類未來生存。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離不開多元清潔穩定的能源供應體系。要著眼構建新發展格局,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高質量的能源供給適應、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實現更高水平的供需適配。要加快發展有規模有效益的氫能、風電、光伏、改性甲醇、生物質能等,著力推動地熱能利用,爭取垣曲二期、河津禹門口、絳縣抽水蓄能電站等項目早日開工,推進風光水火儲一體化和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

      加強節能技術研發改造,進一步提高節能增效水平。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第一動力作用,是提高能源自主保障能力的戰略舉措,也是推動能源結構轉型的必然選擇。要心懷“國之大者”,立足本地區能源結構特點,自覺找準自身發展坐標。堅持大視野大格局,緊跟世界能源技術革命新趨勢,因地制宜,延長資源型產業鏈,全面提升行業效能,有序有力推進能耗“雙控”,持續挖掘節能減排潛力,加快發展綠色制造、綠色建筑、綠色交通、綠色照明等節能新技術新業態,通過提升創新能力夯實傳統能源產業基礎,通過調整區域布局做強新能源產業集群,扎實推進傳統高耗能行業綠色轉型。

      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快形成全民參與的良好格局。綠色,是發展的基因,是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推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既是傳承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也是建設生態文明、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的現實需要,更是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手段。要堅持全市統籌、節約優先,拓展綠色低碳宣傳教育的廣度和深度,促進全社會綠色低碳意識提升;倡導節約用能,開展綠色家庭、綠色社區、綠色村鎮、綠色單位等創建活動,加快形成全民參與的良好格局;堅決遏制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從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營造綠色低碳生活新風尚。

      波瀾壯闊欣回首,敢為人先又續征。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要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在爭當試點示范上體現新作為,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貢獻運城力量。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