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19-07-13
運城博物館位于鹽湖區魏風街,占地38.07畝,建筑面積23570平方米,其中展覽區面積15000平方米,文物庫房面積5000平方米;館藏文物20422件(套),其中珍貴文物572件。運城博物館成立于2013年12月,為運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下屬副處級事業單位,2016年7月1日向觀眾免費開放。
運城博物館作為地方綜合性博物館,國家二級博物館,承擔著收藏、保護、研究、展示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見證物以及教育職能。館體建筑布局取“太極之意,星云之勢,搖籃之形”,寓意著這里是華夏文明的搖籃;建筑造型宛如扎根于黃土高原之上的老樹根,訴說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滄桑?;娟惲幸浴按蠛又畺|”為主題,由華夏尋根、館藏珍品、盬鹽春秋、地靈人杰、土木華章、條山風云等6個歷史專題展和運城農業、工業、城建和文化等4個特色主題展組成。自開館運行以來,受到了業內同行的廣泛關注,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贊譽。
文化客廳名片凸顯。博物館是城市的文化客廳?;娟惲小按蠛又畺|”,植根于運城厚重的歷史文化,圍繞“一縷曙光”、“一堆圣火”、“半個蠶繭”、“一席荒帷”、“一池白雪”、“一位圣人”、“一處唐塔”、“一座浮橋”等獨特文化基因,在梳理文物資源的基礎上,搭建承載歷史、傳承文明的平臺,讓文物以喜聞樂見的形式走進公眾生活?!按蠛又畺|”展出文物2059件,其中珍貴文物283件。借用考古地層學,通過“特殊陳列語言”——“陶片文化堆積墻”向公眾傳遞考古學知識;采用場景復原,再現了遠古時期西侯度人的生活環境和生存狀態、殷商時期垣曲商城的宮殿區建筑布局、明代環鹽池修筑禁墻畫面;使用多媒體觸摸屏,還原了舊石器時代打制石器的制作過程、橫北倗國墓地上層貴族的喪葬儀軌;運用古建模型,濃縮了運城部分重要代表性木構建筑的精華。展覽還利用人物雕塑、電子沙盤、幻影成像、燈箱等形式,營造人與物交互的觀展空間。
臨時展覽有聲有色。自開館運行以來,我館先后舉辦了“山西文物巡展工程——古河東?考古進行時”展覽,服務公眾8萬余人次?!吧胶酉嘁?窯火輝映——晉陜豫冀四省宋遼金元陶瓷特展”,服務公眾12.9萬人次?!肮そ尘裨诤訓|”攝影展,以真實人物、工作場景為主題,展出100幅攝影作品,傳播了新時代能工巧匠精益求精的工作風采?!褒R家治國傳承致遠——家規家訓在運城”,全市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各大學校紛紛組織參觀,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網上展館”專門予以推送?!皬娷娭贰眹澜逃龑n}展,集中反映河東傳統尚武文化,呈現我軍波瀾壯闊的戰斗歷程,展示軍隊改革重塑成果,弘揚軍民傳承紅色血脈以及軍愛民、民擁軍的優良作風;成為我市引深“三進”活動、推進全民國防教育的范式。
公眾服務持續提質。我館先后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命名為“山西省國防教育基地”,被中共運城市委宣傳部命名為“運城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運城市直工委命名為“運城市直機關共產黨員歷史文化教育基地”,被共青團運城市委命名為“市級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命名為“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山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共青團山西省委、山西省青年聯合會授予“山西青年五四獎狀”等榮譽。
文化張力效果顯現。一是積極投身“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系列教育活動24次,發放資料3.5萬余份,服務公眾80060人。二是熱情開展節日宣教活動,“迎新春趣味問答”、“5?18國際博物館日”、“杏花春雨話清明”等活動,共計服務觀眾21976人。三是立足基地合作共建優勢,運城軍分區、市直各單位、高等院校、中小學等機關團體來館開展各類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四是開展公益文化專題講座,我館相繼舉辦了“周祀八百,誰主沉???——從山西考古發現看兩周歷史”、“表里山河——晉國六百年”、“從西陰到荊村——運城盆地1949年以前的考古工作”等10余次專題講座,服務文化愛好者3000余人。
志愿服務風格獨具。我館學雷鋒志愿服務隊成立于2017年,主要承擔展覽講解、展區秩序維護、觀眾意見收集、配合開展社會教育等公共服務。成立至今,累計注冊志愿者220人,志愿服務時間12000余小時,服務觀眾3萬余人次。2017年9月17日,受到全國志愿者聯合會領導的充分肯定。2018年5月,被市文明辦評為“運城市首批學雷鋒志愿服務站”示范單位。2018年9月,被省文明辦評為“山西省省級學雷鋒志愿服務站”。
我館將突出文物收藏、保護、展示、教育、研究等職能,深入挖掘藏品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提升科研水平,豐富陳展方式,創新管理機制,優化服務質量,把博物館打造成市民傳統教育的基地、文化旅游強市的載體和對外文化交流的名片。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